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01-12 16:36 来源:尼木县政府办 访问量: 【字体: 【打印文本】
分享到: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8日在尼木县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连同《尼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五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北京对口援藏单位的大力帮助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稳步高效推进“现代尼木三步走”总体布局和“四产业三园区”发展布局,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质量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6.08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9.65亿元,年均增长9.6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0.56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1.73亿元,年均增长25.31%;工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0.58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2亿元,年均增长28.09%;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9298.7元上升到2020年的17000元,年均增长12.82%。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7.59%到目前保持动态清零,3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全县实现整体脱贫摘帽。新增城镇就业3173人,每年转移就业0.8万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以上。

——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累计完成造林绿化1.23万亩,县城绿化率达26.5%,全县国控断面水质保持Ⅲ类标准,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优良。

——维护社会稳定取得新成就。反分裂斗争基础不断夯实,宗教事务管理法治化水平得到加强。社会面管控、综治维稳、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方面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五年来,我们砥砺奋进,共谱新篇,主要做了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经济活力明显增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事项、全流程网办事项达到886项全面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14户。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县城投公司承接全县非营利性建设项目代建代管工作,县净土公司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实现土地流转面积279.03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等工作设立村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480万元,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清零。双创动能不断增强,尼木县藏香互联网+众创空间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建成投用,完成“两创示范”特色商业街区和一个市级众创空间搭建工作。组建县级招商引资服务中心,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12亿元。互访交流不断拓展,顺义区组织68名专技人才到我县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全县派出155人次前往顺义区跟岗学习交流。

(二)着力增强内生动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按照藏香产业“123”发展思路,建立“四位一体”藏香产业发展布局和“四体一位”扶贫带动机制。五年来,实现产值1.86亿元,带动743户群众增收1400万元以上。实施“五年十万蛋鸡工程”,在引入龙头企业建成藏鸡保种育种基地的基础上,建成藏鸡标准化养殖合作社4个,为实现藏鸡规模化养殖奠定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县共养殖藏鸡21万羽,现存栏16万羽,销售藏鸡及藏鸡蛋收入668.10万元,带动107名群众增收112.29万元。大力实施农业产业“3212”工程,建立牦牛、生猪养殖基地。牦牛产业方面,按照“一个总场四个分场”的产业发展布局进行牦牛短期育肥,累计育肥2577头,出栏1247头,带动259户群众增收84.59万元。生猪产业方面,续迈乡生猪养殖场建成运营以来,累计购进生猪961头,出栏536头,实现销售收入274.4万元,带动23户群众增收20.79万元。青稞产业方面,共种植青稞13.18万亩,产量53635.25吨。续迈色龙蓝青稞2020年实现收入34万元,带动28户群众增收12.32万元。总投资3.8亿元的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成运营,2019年7月运营以来,半年实现产值280万元,带动244户群众参与劳务分红,户均增收2500元。2020年实现产值460万元,带动户均增收3300余元。成功举办“尼木大峡谷吞巴藏香源”文化旅游节。全域旅游“π字型”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藏香和温泉康养旅游品牌效益日趋明显,共接待游客45.06万人次,收入1.80亿元。总投资6.3亿元的吞弥尼弘元仓铁路公路联运物流园区一期项目竣工运营。总投资2.2亿元的吞弥经开区尼木产业园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三)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共开工建设项目438个,总投资76.03亿元,实施尼木-塔荣防洪堤工程、东风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藏鸡保种育种基地、高原航空航天果蔬种植基地等重大项目,改扩建县城至帕古公路,全县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其中,实施援藏项目36个,总投资达5.37亿元,对我县产业项目发展和民生设施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完成吞巴镇撤乡设镇工作,新增农村公路72.99公里,行政村通畅率、客车覆盖率达到100%,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48套,实施农牧区危房改造296户,新建停车场8个。

(四)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自然生态系统保持良好。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总投资2646.72万元,完成造林绿化1.23万亩,全面消除4300米以下“无树村”和“无树户”。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新建5个无害化处理设施和县城污水处理厂及县城污水管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已全部成功完成自治区级生态村、乡(镇)、县的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城乡居民绿色低碳发展意识不断增强。

(五)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福祉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1289户545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总投资11.25亿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41个,带动1208户建档立卡群众增收2114万元。教育事业实现新突破,坚持每年投入不少于地方财政收入的20%用于发展教育事业,中考成绩于2018年成功进位拉萨市第四名并持续保持。实现“五个100%”教育目标和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群众卫生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彻底消除了包虫病这个长期影响人民健康的区域性疾病,完成全人群结核病、肝炎、风湿病筛查。藏医院、医疗援藏专家楼建成投用,县医院成功创建“二乙”,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面推开,建档立卡户家庭医生签约率、服务率均达100%。“慧育中国·山村入户早教”项目覆盖所有乡镇并取得良好效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农牧民医疗参保率达到98.2%,大病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265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813元。投资3620.65万元对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进行提升改造,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特困供养人员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六)着力弘扬时代精神,文化建设成果丰硕深入开展“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和“五有五好”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建34支县乡村演出文艺队,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000场次以上。完成3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成立广播电视台,完成县级有线电视数字化改造,建成县城数字影院,广播电视“村村通”进一步巩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完成56处文物点立碑保护工作。广泛推动全民健身,不断完善城乡体育设施,中小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运动健康理念显著提高。

(七)着力守牢安全稳定底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依法打击分裂渗透破坏活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打牢反分裂斗争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全力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大力实施“雪亮工程”,建成县、乡、村综治信息平台,健全党政军警民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深化网格化管理和“双联户”治理模式,强化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群防群治的工作框架已构建完成。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不断深化寺庙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遵行四条标准、争做先进僧尼”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加强对寺庙场所、人员、财务、佛事活动的依法管理,全县宗教领域持续和谐稳定。学习借鉴“枫桥经验”,扎实做好“双拖欠”等专项行动,矛盾纠纷和信访件妥善化解。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活动,推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常态化,总体安全形势平稳可控。

(八)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履职水平有效提升。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中央和区、市、县党委各项决策部署,不断提升干部职工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修订完善《中共尼木县人民政府党组工作规则》《尼木县人民政府工作规则》,坚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11件、政协委员提案191件,答复率100%,满意率98%以上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受理工单56件,满意率100%。全面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持续深入,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贯彻落实基层减负各项要求,驰而不息整治“四风”问题。大力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财政支出,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十三五”期间,审计、统计、编译、档案、工青妇、气象、人民武装、消防、金融、电力、通信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区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县疫情防控持续保持“零病例、低风险”的态势。我们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为“十三五”收官划上了圆满句号。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5亿元,同比增长11.18%,完成目标任务(9.46亿元)的10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工业增加值2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目标任务(2亿元)的100%;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3亿元,完成年初目标(1.7亿元)的101.76%。二是全力保就业促增收。建成农牧民转移就业基地13家,开发就业岗位609个,开展技能培训45期1723人,转移就业8978人,实现增收8917万元。城镇新增就业672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三是着力保供应稳物价。加强肉禽蛋奶和粮油、蔬菜等重要农产品和防疫物资价格监测,及时调运补充,保持市场供应充足。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42万亩。市场经营主体新增51家,同比增加19.39%。四是扩大消费需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0.85亿元,同比增长14.86%,完成目标任务(0.82亿元)的103.34%。五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本级财政投入2943.5万元解决42件民生实事,投入1323.97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配套。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行动计划5个试点村建设。完成医保参保缴费工作,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677.5元/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7000元,完成目标任务(16424.59元)的103.5%。六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加大敏感节点和重大活动维稳防控力度,推进“平安尼木”建设,重点领域风险平稳可控,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的五年;是生态文明开创新局面的五年,是社会局势持续和谐稳定的五年,是党的执政根基全面夯实的五年。五年来,我县“红色北斗·智慧党建系统”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最佳创新案例,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成立10个尼木县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被文化旅游部作为全国优秀案例进行学习。健康扶贫工程示范县创建工作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通报表扬,成为全区唯一受表扬的县(区)。获得国家信访工作“三无”县(区)、自治区级“县域平安边界”“全区双拥模范县”等奖项,吞巴镇吞达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并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卡如乡卡如村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称号,卡如村党总支被自治区评为全区百佳农牧民基层党组织。2016年至2019年分别荣获拉萨市目标绩效考核进位三等奖、进位一等奖、达标奖和争先三等奖。脱贫攻坚工作先后荣获“2017年度自治区脱贫成效考核优秀县区”“2018年度拉萨市脱贫攻坚综合评价优秀奖”“2019年度自治区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拉萨市脱贫攻坚综合评价好”等荣誉。成绩来之不易,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广大离退休干部职工,向驻县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尼木改革发展稳定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发展仍然存在短板和问题:产业发展标准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科技创新能力薄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足;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城乡发展不均衡,教学质量、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需不断提升,返贫风险不容忽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存在重大风险挑战; 少数干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力措施,久久为功,努力加以解决。

总结过去五年的成功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精准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工作的指示,是尼木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是做好尼木工作的根本前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住,是尼木各项工作的根本方向。坚持把中央关心、对口支援与自力更生、团结奋斗有机结合,是实现尼木更快更好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要始终高举旗帜、维护核心,矢志不渝,砥砺前行,推动尼木发展行稳致远。

二、“十四五”发展的目标任务

“十四五”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尼木开局起步的关键期。在“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要时期,党中央相继召开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县“十四五”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根据《中共尼木县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县人民政府编制了《尼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纲要(草案)》紧扣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重大问题。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建成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尼木的远景目标,确立了一系列支撑发展的重大政策、重大举措、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开创和谐稳定新局面。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旗帜鲜明、针锋相对开展反分裂斗争,深入揭批十四世达赖和达赖集团反动本质,开展反分裂斗争全民思想教育,坚决打击渗透破坏、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等活动。健全完善维稳联动、应急指挥等工作机制,增强打击分裂破坏活动的能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挖掘、整理、宣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全过程。加强各族群众“五观两论”教育,广泛开展爱国主题宣传,推出一批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的文艺精品,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强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中小学全面实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深化平安尼木建设。健全完善县域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成县、乡、村三级综治视联网建设。巩固提升网格化管理、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推进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维护网络安全,加强新兴媒体和互联网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加强监管执法,建立完善信息化平台,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大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力度,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增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测能力,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监管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展壮大基层调解组织,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和救灾应急装备建设,全面提升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支持边境一线地区发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县”。提高宗教事务法治化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工作方针和法律法规,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严格执行“三不增加”规定。实施教规教义新阐释工程,完善寺庙管理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宗教场所惯例佛事活动管理,不断提升广大僧尼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全面落实各项利寺惠僧政策,加强僧尼医疗、社会保险等公共服务,确保寺庙和宗教领域整体和谐稳定。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添内生发展新动力。继续推进“四产业三园区”建设,让产业成为支撑尼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为引领,以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为基础,加强藏鸡养殖合作社(企业)运营管理,努力把尼木打造成为全国“藏鸡之乡”。加快藏香生产工艺和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拓展营销渠道,打造尼木藏香特色品牌。推动雕刻、藏纸、藏式家具等特色民族手工业同步发展,积极打造民族特色手工艺传承及展示基地、“尼木三绝”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基地。因地制宜发展体验式特色农牧产业,全力推进有机、绿色、生态、观光农牧业发展。按照“三步走”的实现路径,加快设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统筹推进种养殖基地标准化建设。优化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棚种植结构,加强职业农牧民和产业工人建设,培养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人才队伍。加强土地承包流转,提高土地产出值,打造拉萨市净土健康产业强大的原料生产基地。加快打造“雅鲁藏布江・尼木大峡谷”品牌,按照“打造点、连成线、形成面”的发展思路和“π字型”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四菜一汤”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318国道沿线开始,向北纵深推进,用三年时间形成美丽乡村新格局,打造一大批生态富民产品。发展乡村旅游业。整合用好文化、旅游、商贸等相关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发挥尼木“三绝七技”“文香故里”品牌优势,重点扶持县乡村特色精品文化品牌,深度挖掘本地消费潜力,有效增加游客落地消费值。按照“党建撬动、技术带动、园区驱动”的思路,全力打造示范园区,提升园区承载力。吞弥尼弘元仓铁路公路联运物流园区依托尼木铁路、公路运输优势,打造净土产品绿色快捷物流链,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健全流通体系。加快曲林村高速公路物流建设项目等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力争成为拉萨市物流运输副中心。吞弥拉萨经开区尼木产业园吸引更多优质实体企业落地。

(三)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塑造城镇发展新格局。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要求,提高县城发展品质,推动各乡(镇)特色发展,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县域发展空间。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心城区-乡(镇)公共交通体系和公共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设施,强化重点村的公共服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行动,加强重点特色镇建设,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富有尼木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四)改善群众生活品质,提高民生福祉新水平。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实施民心工程。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高标准建设双创示范基地,让农牧民在参与产业发展中持续增加收入。继续抓实项目促增收“五个带动”,提高农牧民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确保农牧民劳务性收入持续增长。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多渠道市场就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提升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全面实施“名师送教”“城乡结对”工程,推动“五个100%”教育目标由量变向质变转变。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面落实教育惠民利民政策,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巩固教育扶贫成果。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智能化校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提升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水平。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持续推动农牧民专项培训深入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的系统培养。推进健康尼木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机构建设,补齐公共卫生体系短板。建立和完善医共体运行机制,促进内部优质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以组团式医疗援藏为依托,推进县人民医院“二甲”创建工作,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强化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全科医生,进一步加快藏医人才培养。到2025年,县域就诊率达到85%以上,乡(镇)卫生院就诊率达到50%以上。加强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医疗应用系统信息互联互通,建立覆盖各级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系统。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应急物资保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推进社保卡综合应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扩大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覆盖范围。实施“养老+托幼”双托双护模式,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帮扶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制度。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构建专项救助衔接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各族群众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服务。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打造新媒体传播矩阵。巩固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成果。加强特色文化传承保护统筹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扩大村(居)室外体育场覆盖率,实现寺庙全民健身器材全覆盖。

(五)坚持绿色转型发展,全面推进美丽尼木建设。按照打造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总体要求,持续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抓好雅江尼木峡谷综合治理,加强尼木玛曲断面监测、上下游联防联治和生态修复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创建示范活动,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力配合做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实施“绿色围城”提升和“干线增绿”工程,打造公路沿线景观廊带,巩固提升“无树村、无树户”成果。巩固提升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重点加强扬尘污染防治和水源地保护。完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推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继续实施化肥农药量增效行动。提高垃圾、废物安全处置能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以及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全面实施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事业排放许可制度。推进治污设施标准化、生产方式集约化、能耗污排低碳化。落实草场生态保护奖补机制,鼓励农牧民提高牲畜出栏率,保持草畜平衡。

(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激发要素资源新活力。改革驱动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国有企业现代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化国有资本投资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规范政府举债融资,保持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创新带动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强县、人才强县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的核心地位。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创新机制,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并推动转化应用。建立符合人才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薪酬体系。培育和引进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和职业农牧民。开放推动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融入拉萨市和自治区的交通物流体系,支持主要旅游景点融入拉萨市和自治区旅游体系,积极吸引全市工业用地紧缺地区的企业到尼木县扩产扩能。加强与樟木、吉隆等口岸对接,加快融入南亚大通道的交通体系和商贸体系。争取拉萨综合保税区和西藏主要口岸在尼木县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分区,推动尼木县成为拉萨西部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依托对口支援、友好城市等关系,不断深化与北京顺义区及区外其他城市交流合作,积极吸引区内外企业和人才到尼木县投资兴业。环境促动发展。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程序、要件等审批许可条件,实现行政审批标准化。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制度,全面实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各位代表!新征程的大门已经开启,更美好的未来等待我们书写。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丰富思想宝库的科学指引,有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把舵领航,展望今后五年,我们充满必胜信心。只要我们保持定力、接续奋斗,尼木县各族群众的日子就一定会越过越美好!

三、2021年重点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尼木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区党委九届八次、九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县委九届六次、七次全会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工作总基调,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加快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持续抓好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城镇新增就业650人,农牧民转移就业8700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登记失业率3%以内。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5%以内。

(一)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创新。积极争取政府债券额度,提高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落实税收征管改革,优化税收环境。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实施县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国有企业和财政投资类产业经济体管理,充分激发国有经济实体活力。健全国有资产资本监管体系,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开展闲置低效用地专项整治。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到我县建设中来。深化对口援藏工作,协调开展科技、教育、卫生领域“小组团”援藏。

(二)坚持不懈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制订尼木县藏香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组建市场营销团队,拓宽藏香销售渠道,实现带动群众300户以上,户均增收2万余元的目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提升卡如乡建档立卡贫困户藏鸡标准化养殖基地和续迈乡河东村、普松乡如白村、塔荣镇林岗村规模化藏鸡养殖示范合作社经营水平。“一总场四分场”为平台,力争年出栏牦牛3000头以上。提升生猪养殖基地科学化管理水平,拓宽销售渠道,年出栏生猪达到2500头以上。规范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种植流程,优化大棚种植模式,培育职业农牧民和产业工人200人,组建种植、销售两支队伍,积极打造拉萨市蔬菜保供基地。实施8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青稞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万亩。加快打造“雅鲁藏布江·尼木大峡谷”品牌,重点推进雅江峡谷吞巴景区、卡如景区二期、雅江峡谷妥峡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深度挖掘本地消费潜力。做好吞弥尼弘元仓铁路公路联运物流园区运营规划和产业发展定位,结合尼木县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项目建设,科学设计服务半径,积极打造拉日物流集散中心。吞弥拉萨经开区尼木产业园力争引进2-3家实体企业落地。

(三)坚持不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拉萨至日喀则高等级公路和尼木互通至县城10.8公里连接线建设,开工建设卡如乡赤朗村三组至四组公路、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对八乡(镇)400V低压线路等进行改造,新建48套干部职工周转房,实施尼木玛曲夏曲河尼荣村至日措村防洪工程、普巴村(宗雪沟、博组沟)山洪治理工程等水利工程,建成投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计划整村推进工作,有序推进5个试点村建设,完成曲林村、赤朗村等13个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吞巴镇、卡如乡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实现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

(四)坚持不懈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全面推进霍德村有机绵羊养殖基地扩建、柏树种植等5个扶贫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规范扶贫产业项目管理运营模式,千方百计解决好脱贫人口后续支撑问题,保持贫困人口动态清零。强化公共技能实训基地作用,充分发挥劳务派遣公司和“县班乡办村队”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有组织化转移就业工作。力争技能培训1550人次,转移就业8700人,年收入9200万元。继续抓好高校毕业生岗位开发、结对帮扶、政策宣讲等工作,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社会化就业、到区外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着力打造立德树人专业化教师队伍,筹备召开“五个100%”现场会,积极推进校园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县乡医共体建设,建立和完善县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疾病防控服务体系,开展母婴安全行动,做好县人民医院“二乙”复审工作,实施县人民医院提标扩能。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动态调整方案,适当扩大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覆盖范围。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设施网络,推动文化惠民工程整合创新、提档升级。

(五)坚持不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健全完善综合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实好生态空间管控各项措施。推进尼木县“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试点。全面落实“河(湖、林)长制”,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积极推进“水、土、气”十条措施落实,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水质持续向好。认真做好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工作,巩固提升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果,开展全社会绿色低碳创建活动,提档升级自治区级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吞巴镇“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申报工作。实施“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工程和“先造后补”绿化工程。

(六)坚持不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面落实“现阶段维护稳定是西藏工作第一位的任务”“反分裂斗争只能加强不能放松”要求,不断深化反分裂、反渗透、反自焚、反暴恐专项斗争。实施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百日集中攻坚行动,零容忍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和社会丑恶现象,集中整治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矿山、危险化学品、食品安全等领域安全隐患,全力以赴保持社会安定和谐。加大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工作力度,积极创建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进一步改进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重点做好“双拖欠”类信访事项排查化解,提高初信初访办结率,努力把矛盾纠纷防范和化解在萌芽状态。

(七)坚持不懈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强效能政府建设,把今年作为政府行政效能提升年,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推动由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真正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主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廉洁政府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以更大力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踏上新征程,我们信心满怀,豪情澎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苦干实干,合力谱写新篇章,接力创造新辉煌,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尼木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尼木县政府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