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04-25 16:34 来源:尼木县政府办 访问量: 【字体: 【打印文本】
分享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县长  普 琼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特殊关怀下,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北京市的无私援助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贯彻落实区市党委和县委八次、九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快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力实施“六大战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民生进一步改善、社会局势持续稳定、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十三五”实现了良好开局。

2016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8亿元,同比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100.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18亿元,同比增长21%;工业增加值6400万元,同比增长13.7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00万元,同比增长15.9%;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83元,同比增长19.2%。主要经济指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荣获“2016年度拉萨市目标绩效考核争先进位县区进位三等奖”。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以“四产业两园区”为抓手,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结构、补短板,不断提高供给质量,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竞争力。藏鸡产业初见成效。“尼木藏鸡”和“尼木藏鸡蛋”地理标识保护产品,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初审。总投资2820万元的尼木藏鸡保种育种项目一期工程于2016年7月底全面竣工,养殖藏鸡1.2万只,其保种扩繁方式得到区内畜禽专家高度认可。总投资9647.06万元的二期工程待复工。藏香文化产业稳步推进。投资400万元,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旅游服务为一体的尼木藏香研发中心完成主体工程,于2016年10月份完成设备采购。投资1900万元的非物质文化展示中心完成结构封顶。争取到北京援藏“十三五”规划外资金7991万元,建设藏香文化产业园,并完成用地测量、概念性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全年藏香产值达到5700万元。全域旅游产业成效明显。按照“四菜一汤”全域旅游产业布局,重点推进吞巴特色小城镇建设和藏文化、藏香文化发展,拉萨尼木县卡如乡农牧民搬迁安居精准扶贫和特色经济建设示范项目,麻江乡琼穆岗嘎旅游资源开发,尼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开发续迈温泉、卡如温泉和麻江温泉。全年“一日游”游客达到74800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收入3026.73万元,同比增长16%,荣获全市2016年度“旅游文化产业先进县”称号。有机农业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制定《尼木县有机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成立尼木县创建国家有机产品示范县领导小组。与北京同仁堂、杭州博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藏香开发、药材种植、有机农产品生产达成合作开发初步意向。与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达成创建有机示范县协议,对藏鸡、藏香、青稞、藜麦、牦牛、土豆、油菜进行有机认证。“两园区”建设扎实开展。争取北京援藏资金1500万元,启动尼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一期建设,示范带动全县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组建拉萨经开区尼木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规划占地1000亩,开发573亩,3月30日开工建设。总投资4.5亿元的瑞德兴阳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2.4亿元的西藏藏能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完工。

二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紧扣“以项目带动促发展”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关键性作用,带动投资增长,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投资拉动有力。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项目争取、策划、启动、实施力度,项目落地建设情况良好。全年开工建设项目97项,总投资29.48亿元,完成投资13.1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2.85亿元)的102.57%。援藏项目带动有力。实施援藏项目5个,总投资1.54亿元,援藏项目建设创历史新高;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按照“调一、提二、增三”的融合发展思路,谋划10个“十三五”规划外援藏项目。招商引资推动有力。坚持“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招商理念,充分利用北京净土招商会、“2016年拉萨雪顿节”经贸洽谈会和“藏博会”等各种节会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年预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16亿元,同比增长30.3%,“雪顿节”期间与中核尼木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约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预计2017年5月份开工建设。

三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更加优化。以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巩固发展我县良好的生态优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实施重点区域造林739.7亩、拉萨周边防护林工程5874.3亩(其中封山育林5600亩、造林274.3亩),完成生态安全屏障防沙治沙项目13333.4亩(其中人工育林种草3986.55亩、封育及林间补植9346.85亩),退耕还林65亩。不断强化环境治理。全年投入748.28万元全面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保持在国家三类水质标准以上,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以上。完成6个生态乡镇、24个村生态创建申报工作,并全部通过验收。投入216万元为七乡一镇购买8台压缩式垃圾车,新改扩建各类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环评“三同时”制度执行率达到100%。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吞巴乡于2016年10月份被评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城镇,特色小城镇示范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完成水利投资10577.79万元,实施灌区工程2个、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50个(其中包括县级投资116.16万元改建乌米开发区内4600余米水渠和部分排水工程)、安全饮水工程3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10个(县级投入资金165万元修建防洪堤200米、排水沟755米),全年解决2100余人、1300余(头、只、匹)牲畜饮水问题;投资7806.27万元修建农村公路64.4公里,已修道路57.24公里,乡镇、行政村通畅率达100%;建成周转房272套、公租房48套,县城供暖三期项目建成运行。投入232.2万元,在318国道和县城主干道沿线安装单立柱广告牌10个。

四是全力保障改善民生,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坚持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民生投入,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让广大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办实事工作落到实处。在认真落实区、市民生政策的基础上,县财政投入资金4249.3万元,完成10件民生实事。教育事业优先发展。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培训243人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3%,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82%。对上大学的608名贫困农牧民子女,提供全额学费资助202.86万元;投入110.45万元对13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提供全额学费资助41.33万元和生活补助69.12万元;落实“三包”、营养改善计划和学前教育补助1667.09万元。医疗卫生持续改善。落实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个,投入资金2240万元。发放“一孩双女”困难家庭和“特别扶助”资金70.63万元,农牧区医疗制度参合率、综合覆盖率均达100%。2016年共补偿大病统筹基金1600人次1003.61万元(其中“先诊疗后结算”共852人次381.93万元)。继续开展城乡居民暨在编僧尼免费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工作,体检率达99.5%。圆满完成北京代表团在尼木县考察期间饮食安全保障工作。在“企业助廉守法承诺书”签订仪式暨动员部署会议上,现场聘请10名食品监管系统党风廉政义务监督员。开展食品安全检查789家次、专项检查268家次、联合检查1188家次,出动执法人员2438人次,对食品安全抽检不合格3家单位处以罚款10300元。实行农牧区聚餐、重大活动集体聚餐自觉申请备案流程。全年,孕产妇零死亡,婴儿死亡率12.7‰,无重大疫情和食品、医疗安全事故发生。公共文化普惠群众。实现了县有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新华书店、3D数字电影院,乡镇有文化站,村和寺庙有农家书屋和寺庙书屋,并建立健全了公共文化设施运行保障机制,做到了各类文化设施设备有工作人员、有管理制度、有经常性活动、有经费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成功申请到投资1200万元的白面具藏戏传习所项目,完成56处文物点立碑保护工作,争取到90余万元对我县文化活动中心进行装修,完成中央藏语频道广播节目覆盖项目的前期工作和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建设的选址、地勘、设计等前期工作。县文艺队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文化下乡(村)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2016年组织开展50场次文艺演出、178场次“五下乡”活动。社保体系不断健全。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社会保险扩面不减,参保率持续稳定增长。五大保险参保人数22246人,征缴基金2145.17万元,报销、发放资金528万元。为60岁以上城乡居民3602人发放养老保险金665.04万元;为城乡低保对象991户3032人落实低保金641.11万元;城乡医疗救助638人,兑现救助资金273.4万元;2016年县级财政列支专项集中供养生活补助270.67万元,发放五保供养资金93.07万元,为861名残疾人和残障儿童落实护理补贴和生活补贴35.8万元。完成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核查、登记地名信息2312条。精准扶贫扎实推进。2016年尼木县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259户5018人,贫困人口比例16.64%。按照拉萨市“两年脱贫、三年巩固”的目标任务,紧紧抓住“双百攻坚战”重要节点,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强化“六脱”措施,突出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以易地搬迁为基础,统筹推进以教脱贫、以补脱贫、以保脱贫、以助脱贫等工作,2016年产业扶贫项目到位资金7164万元,开工建设8个项目,完成100户505人扶贫易地搬迁,989户4096人越过贫困线,2830人落实生态补偿岗位,完成年度脱贫任务(645户2361人)的173.5%,吞巴乡、卡如乡、普松乡3个乡和续迈村、聂玉村等13个行政村,贫困人口比例下降至3%以下,达到退出贫困村的标准,续迈乡荣获拉萨市“2016年度脱贫攻坚成效先进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86.9元,同比增长78.1%。就业培训成效明显。创新开展“四业”工程,市级投入60.5万元,本级财政投入24万元,开展农牧民技能技术培训8期,共计705人,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农牧民劳动力转移就业572人。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深入开展“强党、固基、扶村”工作,设立村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480万元,重点对17个经济收入2万元以下的村进行扶持,各级累计投入133万元扶持15名党员创办经济实体。2016年,投入运营的项目28个,增加村级集体经济152万元,带动251名农牧民创业,11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部实现零突破。投资10022.77万元对全县30个行政村活动场所进行重建,对2个村活动场所改扩建。其他事业协调发展。一是工会工作开创新局面。乡镇工会“八有”达标2个,通过率100%,新增工会组织32个,新增会员2702人;为考入大学的困难家庭子女198人发放助学金49.2万元;慰问困难职工50人,发放慰问金5万元。二是团县委贡献青春正能量。投入5万元成功举办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尼木赛区”选拔赛,为16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7万元,新成立4家青少年维权岗,8个乡镇直属团组织实现全覆盖。荣获拉萨市2016年度共青团员“民族团结闪光行动”先进集体,在全市2016年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考核中荣获第二名。三是妇联工作取得新进展。投入10万元建成帕古乡阿佳啦藏鸡养殖合作社基地,投入4万元为续迈乡25名妇女举办手工编织培训,为“两癌”贫困妇女和患病妇女发放救助金4万元,为200余名贫困母亲、寺庙尼姑、孤残儿童赠送价值8万元的慰问品和慰问金,为115名家庭贫困、品学兼优学生发放助学金11.9万元。四是工商、税务积极配合县政府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在税收、办证、市场监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税收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五是气象局千方百计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气象服务取得长足进步。六是消防大队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共检查单位数889家次,整改火灾隐患896处,圆满完成各项救灾救援任务,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消防工作格局。七是县武警中队协助政法机关积极做好反恐维稳工作。八是人武部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高质量完成了民兵预备役工作和依法征兵任务。九是农行尼木支行用好用活“三农”金融优惠政策和惠农利农各项政策,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添砖加瓦。2016年共发放涉农贷款2.98亿元。十是移动、联通、电信、邮政及县属企业等积极支持配合县委、县政府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五是推进政府建设和治理创新,社会局势和谐稳定。坚持运用民主法治思维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法治建设平稳推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四风”,成立尼木县督查领导小组,全面强化政务督查,敢于担当、竞进有为的发展氛围更加浓厚。2016年,“三公”经费同比下降27%,成立6个联合督导组开展督导检查92次,查处违反公车管理规定5起,点名通报曝光2个乡镇、3个县直单位、9名干部职工,县纪检监察机关受理案件问题线索4件,初核了结2件,立案2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人。坚决执行县委决策,依法主动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与政协协商制度,认真听取工商联以及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2016年,制定政府党组工作规则,办理人大建议84件、政协提案23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0%以上。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成立“权责清单”改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政府工作部门推行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县21个政府工作部门和4个参公事业单位1154项权责事项进行清理,对自治区明确的57类责任事项、72种追责情形进行梳理,理顺部门权责关系。制定《尼木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办法》,深入推进司法领域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工作、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稳步推进。不断完善县乡政务服务体系,县政务服务中心顺利搬迁至政府大楼办公,9个单位、19项便民服务集中进驻,累计办理行政审批事项400余件,按时办结率95%以上。“12345有事找政府”服务热线运行良好,接听群众来电16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社会治理不断深化。完成县、乡、村三级综治信息平台建设,631名联户代表完成认证登记。开展安全隐患联防联控579次、整改隐患215次,开展治安巡逻959次,排查铁路安全隐患13处。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不断深化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寺庙管理教育服务工作逐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投入207.38万元为寺庙、僧尼办实事181件;投入15.9万元对6座和谐模范寺庙、124名先进僧尼、8个先进寺管会、19名优秀驻寺干部进行表彰。自2013年以来,先后对卡曲寺、恩布寺、乳巴寺、强才拉康、达吴拉康等寺庙进行修缮。民族团结更加紧密。紧紧围绕“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形成了爱护团结、珍视团结、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2016年,共评选表彰16个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31名民族团结模范个人。矛盾纠纷妥善化解。深入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工作,不断强化“七化”工作措施,在源头预防、畅通渠道、化解矛盾和夯实基层基础上聚焦发力,矛盾纠纷妥善化解。2016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4批件29人次,办结14批件,结案率100%;上级转交办5批件7人次,办结5批件,结案率100%。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共检查764次,消除整改安全隐患255处,全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9起,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荣获“2016年度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特殊关怀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北京市援藏单位无私援助、援藏干部无私奉献的结果,是全县党政军警民团结奉献、拼搏奋进、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3.6万各族干部群众,向北京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干部职工,向驻县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我县各项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县情没有根本改变。经济活力不足、层次较低,产业带动作用有待提升;在大的项目建设和民生投入方面,因财力有限,存在配套不齐和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特色产业起步晚,规模小、链条短,缺乏龙头骨干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三是社会发展短板需要进一步补齐,农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滞后,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四是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五是在经济工作上,少数干部思想解放不够,思路不清,方法不多,习惯于按照惯性思维想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直面挑战,敢于担当,全力以赴做好政府工作,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2017年主要工作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是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区市县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扎实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按照区、市、县第九次党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补齐短板的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树牢新理念、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发展,深入实施“六大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推进团结美丽健康幸福新尼木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工业增加值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3%,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全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个根本要求,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积极主动推动各项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增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活力。一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细化措施,强化责任,转变方式,创新举措,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二是继续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为契机,按照“率先在尼木县、曲水县开展禁农药禁化肥试点”的指示要求,严格按照《尼木县创建国家有机农业示范县实施方案》开展好相关工作,提高绿色优质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鼓励和引导农牧民群众将土地、林地、宅基地入市交易和入股产业发展,推动资源变资金。三是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城投、净土2家县属企业,高效能经营县域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不断增强县属企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狠抓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紧紧围绕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工作理念,始终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措施,时时处处谋项目、聚精会神抓项目,以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大发展。一是狠抓项目建设。扎实做好西藏藏能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尼木藏鸡保种育种基地一期工程等已建成项目的达产达效工作,全力抓好总投资42.7亿元的114个建设项目进度,力促中核尼木新能源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县城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尽快开工,认真落实好2017年及“十三五”期间我县对上争取项目库建设,力争在全市扩大争资份额。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对未开工建设的项目,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对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加大推进力度,保证施工进度,充分发挥对税收、就业的带动作用。三是大力招商引资。以“两园区”为平台,全面开发全域旅游为基础,加大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力度,着力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同时,进一步强化招商项目落地推进服务机制,跟踪服务好招引企业,切实提高招商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三)狠抓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四产业两园区”为抓手,进一步扩大产业发展规模,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狠抓藏鸡产业。坚持把藏鸡产业作为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渠道。推动原种藏鸡保护基地二期工程建设,以德青源藏鸡养殖为基础,努力实现藏鸡产业化,为2020年规模养殖藏鸡300万只奠定基础。二是狠抓藏香文化产业。坚持把藏香文化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加快推进藏香文化产业园建设步伐,采用“党支部+企业+合作社+个体户”的发展模式,促进藏香文化发展。以自治区藏香协会在尼木挂牌成立为契机,建成藏香研发中心、藏香文化产业园、非遗展示中心,形成以吞巴为主的水磨手工藏香中心和以县城为主的藏香现代化生产中心。认真做好2017年参加北京藏香产品展销会相关工作,与相关企业签订供销合同,实现销售收入增长。三是狠抓全域旅游产业。把全域旅游产业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围绕“四菜一汤”全域旅游产业总体布局,加快推进吞巴特色小城镇建设、卡如沟域经济旅游开发、乌米农业产业园建设、琼穆岗嘎旅游开发、续迈温泉开发,确保全域旅游产业实现新突破。四是狠抓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坚持把有机农业发展作为我县农牧业提质增效和推进生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连片种植1万亩雪菊、6千亩藜麦、1.5万亩饲草料及药材。对照《尼木县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各项工作,全面实现尼木县创建有机农业示范县的目标任务。五是狠抓“两园区”建设。加快拉萨经开区尼木产业园区、尼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步伐,做好企业入驻、招商引资、企业合作各项工作。通过招商引资、企业合作等方式,把“两园区”打造成为尼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引擎,示范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四)狠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底线,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是打造舒适的人居环境。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抓手、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扎实推进吞巴特色小城镇建设,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抓好环卫、绿化、消防设施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乡路网,保护环境卫生,美化亮化县城。二是打造和谐的生态环境。投入413万元,进一步落实好2016年至2019年2.06万亩生态安全屏障防沙治沙工程封沙育草项目。全面推行“河长制”,扎实做好尼木玛曲水环境治理保护饮用水源。全面开展禁化肥、禁农药有机种植。三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加强节能减排,强化环境监管,防治环境污染,抓好项目环评审批与管理,保护好尼木的碧水蓝天。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五)狠抓脱贫攻坚,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两年脱贫、三年巩固”目标,扎实推进“六脱”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17年底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一是深入推进以业脱贫。将产业项目纳入全县重点项目,推动产业加快发展,真正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2017年度计划实施9个产业项目,实现654户908人脱贫。二是深入推进以迁脱贫。及时总结经验,克服不足,认真做好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按时完成400户1655人的搬迁安置任务。同时,认真做好已搬迁群众后续就业、入学、就医等工作。三是深入推进以教脱贫。继续为高等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提供全额学费资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提供全额学费资助和生活补助,全面解决农牧民群众因子女就学致贫问题;加强技能培训,确保建档立卡“两后生”有一项增收项目或掌握一门致富技能。2017年计划对216人“两后生”中符合条件的录用为保育员或厨师。四是深入推进以补脱贫。坚持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探索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共赢机制,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切实提高贫困群众收入。五是深入推进以保脱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进一步加强农牧区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推动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建立低保标准、五保标准自然调整机制,统筹推进城乡低保工作,实现扶贫标准与低保标准统一。六是深入推进以助脱贫。进一步巩固完善农牧区医疗保障体系,集中开展一次大排查、大救助,对于能一次性治愈的,协调上级部门进行集中治疗,对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在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切实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六)狠抓民生改善,提升社会建设水平。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在大力开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定要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一是继续为民办实事。在认真落实区市民生政策和巩固以往民生项目实施效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本级投入2107.11万元的1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让农牧民群众更好的享受到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认真做好小康安居试点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居住在海拔4500米以上农牧民群众尽量做到整体搬迁的要求,在落实好党政主要领导包乡、分管领导包村措施的基础上,计划对有意愿搬迁的麻江乡朗堆村、强聂村亚米组、卡如乡赤朗村五组、吞巴乡吞达村鲁热组等偏远地区的农牧民644户2379人搬迁至拉萨和县城(拉萨558户,县城86户),切实解决群众就医难、购物难、上学难问题,使高海拔山区群众既方便生活,又能依靠产业稳定就业增收。三是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加大控辍保学力度,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四书”制,开展“无辍学乡村”创建活动;全面落实“三包”惠民政策,推行校园营养餐配送工程,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不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素质和教育水平;深入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复查工作,确保通过自治区“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我们要发展人民满意教育,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四是扎实推进健康尼木建设。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卫生协调发展,深化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和医药卫生领域体制改革,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标准化建设,确保孕产妇分娩率达到100%,农牧区适龄妇女常见病及“两癌”筛查率达到100%,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100%。强化食药监管,加大卫生监督执法,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五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深入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西藏精神”等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城市文明指数,增强干部群众的凝聚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推进各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成果充分共享。扎实开展好“五下乡”活动,不断丰富农牧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六是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全民参保,各险种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有意愿的“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孤儿集中收养率保持在100%的标准。七是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健全完善就业保障服务体系,以“四业工程”、以业脱贫为抓手,落实就业政策,强化技能培训,组织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实现转移就业,努力实现广大群众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确保201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9688人次,转移就业收入突破2640万元;就业培训220人次,培训合格率达到90%,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5%以上。

(七)狠抓安全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始终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落实好安全生产相关要求和十项维稳措施,促进尼木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一是开展反分裂斗争。始终坚持中央对“十四世”达赖集团的定性、斗争方针和工作策略,全面落实自治区十项维稳措施,坚决抵制和打击达赖集团分裂渗透破坏活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与达赖集团划清界限,不断增强反分裂斗争的实践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创新社会治理。统筹推进“网格化”和“双联户”工作,与高新区及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建设维稳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维稳防控网络建设。加强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平台,健全完善基础信息收集、共享、协调、研判机制。大力开展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健全完善领导包案化解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信访矛盾联席督办机制,推进诉访分离,坚决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属地。三是加强民族团结。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全面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依法管理民族事务,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化民族团结“七进”宣传教育,促进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四是提升寺庙服务。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社会化管理相结合,持续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2017年,计划对溃公拉康、达金寺、卓瓦曲典寺、卓玛普日追、贵热寺进行维修。五是强化安全生产。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工作要求,将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和打非治违贯穿始终,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一般事故,杜绝较大事故,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对各级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树立“四个意识”,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扛在肩上,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努力提高新常态下施政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快建设群众满意的廉洁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服务政府,为尼木新一轮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严明纪律,建设廉洁政府。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牢固树立“四种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拥戴核心,在政治上信赖核心,在组织上忠诚核心,在行动上捍卫核心。严格落实政府党组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认真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广大公务员要持廉守正,干干净净为人民做事。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县要求,进一步增强法治思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使法治成为现代政府建设的重要标志。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和各方面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议事决策法定程序,坚持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群众了解政府做什么、怎么做。作为人民政府,所有工作都要体现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接受人民监督。

务实创新,建设效能政府。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干。严格执行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对重点任务,要铆紧各方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广大干部要主动作为、动真碰硬,与人民群众同心协力,以实干推动发展,以实干赢得未来。

一心为民,建设服务政府。坚持以发展和民生为己任,诚心诚意为基层服务,尽心尽力为企业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深入困难突出、情况复杂的地方,敢于破解难题,善于化解矛盾,负责任、不推诿、敢决断、不误事。强化督查问责机制,严厉查处不落实、慢落实、变通落实的事,严厉查处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人,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以优质服务赢得民心。不断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想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

各位代表,目标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矢志改革、锐意创新,撸起袖子加油干,全力推动尼木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奋力谱写建设团结美丽健康幸福新尼木的华丽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附件一:尼木县2016年为民办实事完成情况统计表

附件二:尼木县2017年为民办实事内容

附件三:名词解释

责任编辑:尼木县政府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