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8-01-08 16:37 来源:尼木县政府办 访问量: 【字体: 【打印文本】
分享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8年1月7日在尼木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普琼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是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殊关怀下,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北京市的无私援助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区市县第九次党代会、区市县党委九届三次全委会和区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补齐短板的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树牢新理念、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发展,狠抓发展、稳定、生态三件大事,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深入实施“六大战略”,扎实推进现代尼木“三步走”总体布局,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保持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更加优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2017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19亿元,同比增长11.40%,完成目标任务(7.39亿元)的110.83%;农牧林渔业增加值1.12亿元,同比增长4.24%,完成目标任务(1.08亿元)的103.7%;工业增加值0.51亿元,同比增长27.5%,完成目标任务(0.508亿元)的100.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48亿元,同比增长40.3%,完成目标任务(16.20亿元)的114.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62亿元,同比增长12.3%,完成目标任务(0.61亿元)的101.6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27.68%,完成目标任务(1.25亿元)的114.4%;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40.8元,同比增长14.5%,完成目标任务(11740.8元)的100%。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两位数以上增长,荣获“2017年度拉萨市目标绩效争先进位考核县区进位一等奖”。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深化改革,经济活力明显增强。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积极主动推动各项改革,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组织26个单位认真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调整工作,审批事项进一步精简,审批时限全面压缩。2017年,承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项,取消7项。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便民事项5057项,限时办结率100%,“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受理来电19件,办结率100%。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突破。185户农户实现土地流转面积279.03亩,将西藏德青源农业有限公司科技工作站升级为院士工作站,全面落实传统化肥、农药“零施用”要求,积极打造“有机尼木,绿色尼木”,8个乡镇、29个行政村、4693户农户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国有企业发展。县城乡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于2017年7月1日开展我县非营利性建设项目代建代管工作,积极推进成立“藏之蓝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高峰建材有限公司”“尼康服务发展有限公司”“国益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工作。“双创”工作扎实推进。成立“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小微企业台账,建成尼木县藏香互联网+众创空间,与西藏卓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定尼木众创空间运营合作协议,联系5家小微企业参加“创交会”,10家小微企业参加融资峰会路演,众创空间正式办公企业3 家。召开第二次工商业联合会大会,目前非公企业14家,产值3250万元。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实现32个行政村全覆盖。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将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措施,时时处处谋项目、聚精会神抓项目,以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大发展。项目投资拉动有力。2017年,开复工项目96个(其中续建项目15个,新建项目81个),总投资24.39亿元,完成投资18.48亿元,同比增长40.2%,广东瑞德兴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10MW高倍聚光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已完工,二期正在建设,西藏藏能股份有限公司的20MW光伏发电项目于2017年6月投产,尼木县建材市场、尼木-塔荣防洪堤工程、东风灌区、幸福灌区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培育发展藏能公司为规上企业。招商引资推动有力。积极参加“雪顿节”招商推介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活动,在北京成功开展尼木专题展销活动,引进中核集团等8家企业,先后与弘川公司签订吞巴仓储物流项目、与中核实业签订综合地热资源开发协议、与北控集团签订地热资源合作开发协议。2017年,签约项目9个,签约资金27.7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6亿元)的105%。对口援藏带动有力。积极与北京顺义区开展互访交流,扎实推进企业合作、市场对接、人才交流、产业共建等全方位多领域深度融合。2017年,实施援藏项目8个,完成投资1.58亿元,其中,规划内援藏项目6个,4个已完工,规划外2个项目已全部动工建设。

三是强化产业支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四产业两园区”发展布局,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增强内生动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藏香文化产业成效明显。投资4000万元的藏香产业园区精准扶贫示范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尼木县藏香研发中心厂房,并于10月13日生产出第一批样品,全年实现藏香产值5700万元,“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初步形成。藏鸡产业稳步推进。投资959.98万元的藏鸡原种保护基地一期工程补充项目和总投资9600万元的藏鸡原种保护基地二期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960万元的藏鸡小循环产业链项目和投入135万元的藏鸡集装箱养殖模式积极推进,全年养殖藏鸡26200余只,尼木县藏鸡保种育种养殖基地内原种藏鸡存栏7000余只,“尼木藏鸡”和“尼木藏鸡蛋”地理标识保护产品,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初审。有机农业创建工作成绩突出。举办有机产品种植、有机农业管理技术培训25次,参训人员达1200人次,种植青稞17630亩、油菜4800亩、藜麦5272亩、土豆1600亩、雪菊5560亩,认证有机牦牛5000头,青稞、油菜、藜麦、雪菊、土豆、牦牛6个产品取得有机转换证书,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创建示范区”称号。全域旅游产业实现新突破。按照“四菜一汤”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协商吞巴景区控股及合作事宜,完成吞巴景区提档升级项目初步概念方案;卡如农牧民搬迁安居和特色经济建设示范项目开工建设,种植果品164.25亩,其中平谷大桃10000株、云南丽江纸皮核桃2300株、雪桃670株;完成琼穆岗嘎雪山旅游景区开发项目设计方案、风评、节评及雪山景区公路前期工作;续迈温泉开发项目完成主体建设。2017年,全县游客达到8.2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收入达到3296万元,同比增长11%。“两园区”建设顺利实施。总投资2.2亿元的拉萨经开区尼木产业园区基建项目开工建设,目前正在通过招商引资、企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发展运输、物流、商贸、餐饮、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产业。总投资5500万元的尼木现代农业高新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与中国航空集团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开发框架协议,计划于2018年7月建成投用。

四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围绕构建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长远目标,全力推进生态尼木建设。在年初荣获自治区2016年度环境保护工作考核优秀奖的同时,2017年本级投入专项经费850.24万元开展环保工作。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完成整改自治区环境保护督察组重点督察的环境问题3个方面10个问题,按时办结中央环保督察环境问题举报案件9件,制定整改方案2份,约谈3人。严格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100%。大力实施生态工程,投入867.4万元,实施重点区域造林2180亩、拉萨周边防护林工程4180亩、生态安全屏障防沙治沙项目6666.6亩,本级投入117.6万元种植榆树5000棵、万年青6万株,投资111.66万元完成政府大院附属绿化工程。1个生态乡、2个生态村成功创建为自治区级生态乡、村,《尼木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17-2020创建规划》通过自治区环保厅专家组评审。扎实开展环境整治巩固“禁白”成果,成立尼木县城市管理局,综合行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能,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11次,出动干部群众3万余人次,垃圾车、洒水车160余台次,累计清理垃圾500余吨,没收一次性塑料袋40余千克。不断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出动执法人员300余人次,车辆80余台次,检查企业(项目)、行业 90余家次,依法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4份,全县未发生环境安全事件。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认真开展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4次,发放环保知识读本4000余份、环保宣传单3500余份、环保法2000余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余份、水污染防治法2400余份、环保购物袋8000余个、环保围裙2300余条,悬挂宣传横幅30余条,更新大型广告宣传牌16面,受理环境保护咨询90余人次。全面落实“河长制”、水、土、气污染防治工作主体责任,被评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试点县,荣获自治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唯一“良”等次单位。2017年,经4次环境质量采样监测,我县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国家三类标准,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保持在国家二类限值范围以内,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将环保工作定为全县年度专项考核,制定奖惩制度,并设置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10万元。

五是扶真贫真扶贫,脱贫攻坚初战告捷。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现代尼木“三步走”总体布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注重产业先行、志智双扶,拓展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机制,冲刺脱贫摘帽,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实施的19个产业扶贫项目,1个项目完工,16个项目完成主体建设,2个项目完成前置手续。完成县城一期易地扶贫搬迁100户505人的搬迁入住工作,并为194名劳动力安排就业岗位。2017年计划实施易地搬迁400户1655人,三个搬迁点正在积极推进,预计藏历年之前全部建成并完成入住。落实2017年学前教育补助、中小学生“三包”及营养改善资金1771.13万元,建档立卡大学生2016 -2017学年学费、生活费、住宿费区、市、县三级资金122.52万元。按照不重复资助原则,对2014年、2015年已脱贫“边缘户”47名在校大学生兑现生活费20.5万元。2017年4名两后生参加学历提升、27名两后生参加驾驶、兽医、厨师培训,为其学历水平和创业、就业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完善“一岗一档”资料,落实以补岗位3311个,兑现岗位补贴资金993.3万元,为2370人兑现2017年定向政策性补助资金186.99万元(789元/人/年)。率先实现“两线合一”,共兑现低保资金、“五保”资金、医疗救助资金1052.6万元。建立基本医疗“三重医疗保障”和2020年前政府医疗兜底体系,累计补偿大病统筹资金1725人次1131.08万元(其中,1062人享受了“先诊疗、后结算”优惠政策,涉及金额604.5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对象报销54.4万元)。实施“十项提升工程”项目26个(已完工9个、正在建设17个),落实到位资金9.21亿元,完成投资4.88亿元。整合2年以上涉农结余结转资金993万元投入扶贫产业项目。2017年援藏资金在扶贫领域投入21760万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19860万元。组织麻江乡亚米组贫困群众参观城关区易地扶贫安置点及其附属设施,参观曲水县“三有”村,组织各乡(镇)贫困群众参观县城一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创造性地开展“支部讲政策、群众帮群众”活动,召开2017年度“勤劳致富先进典型”表彰会,对10个县级“勤劳致富先进典型”家庭进行表彰。2017年,1253户5244人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初的16.3%下降至0.55%。

六是倾心尽力保障民生,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新改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办实事工作落到实处。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会议精神,县本级投入资金14483万元,研究解决相关单位提交事项及项目配套159个。在认真落实区、市民生政策的基础上,县财政投入资金2100.64万元,稳步推进10件民生实事落实。县供电公司为34户无电户实现全户通电,全县所有农牧民群众实现通电。教育事业优先发展。2017年,共投入11905.85万元开展教育事业,其中教育事业费预算指标9371.05万元,本级投入2534.8万元,占上年县级财政收入的22.68%。完成10个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评审立项工作。新建县中心小学综合楼、县中学综合实验楼和尼荣村等7所幼儿园,其中4个项目已完工初验。同时县中心小学教工宿舍、续迈乡完小学生宿舍、麻江乡完小供暖项目开工建设;投入4.8万元为麻江、帕古两校安装了弥散式供氧设备,对麻江、帕古两地教师实施激励政策提供经费60万元,进一步改善高海拔、偏远学校教师生活工作条件和待遇。围绕立德树人,深入开展“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53场次、参与师生6.28万人次,深入开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民族团结、爱国主义、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等主题宣传教育21场次、参与师生2万余人次。评选表彰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后勤工作人员等教育系统先进典型72人,发放表彰资金26.1万元。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624人次。引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7人。选拔33名优秀教师开展校际交流。顺利通过西藏自治区素质教育工作评估验收和拉萨市对“五个100%”教育目标任务的督导评估。顺利完成西藏自治区2017年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监测和拉萨市小学三、六年级教育质量监测。小学入学率达到99.93%,初中入学率达到99.91%,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91.22%。卫生事业和健康尼木建设扎实推进。实施卫生民生项目5个,积极开展“二级乙等”医院创建工作,成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疑难病例抢救小组,新开展外科截肢等手术。投入254.88万元开展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包虫病筛查率达100%,积极对包虫病确诊患者实施治疗。2017年“新农合”参合率、综合覆盖率均达100%。补偿大病统筹基金1725人次1131.08万元,发放“一孩双女”困难家庭和“特别扶助”资金102.42万元。全年孕产妇死亡率198/十万,婴儿死亡率9.9‰,卫生监督覆盖率100%,农牧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知晓率达到88.5%。县医院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结为结对帮扶对子,签订2016-2020年结对帮扶协议。第一、二批组团式医疗援藏专家组在县医院共开展手术237例,培训医务人员48次500人次。全年累计开展巡诊活动20多次,送去免费药品约9.5万元,就诊人数达1.5万人次。协调中国核工业北京四0一医院开展“西藏尼木光明行”公益活动,筛查出白内障患者139人,84名患者实施手术。以“四个最严”为标准,着力于“四品一械”安全监管,建立健全8个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所”,配备乡镇食药协管员16名,全年累计开展食药安全监督执法171次,下达整改责令书26份,完成整改100%,全年无重大疫情和医疗、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积极推广第九套广播体操等全民健身活动,举办第八届“琼姆岗嘎杯”足球赛、干部职工篮球比赛、7人制足球比赛、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完成投资130万元的县城数字影院建设项目、投资350万元的广电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94万元的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建设项目。投资215.32万元的县级有线数字建设项目将逐步安装到户,投资200万元的电视台制播能力采购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投入1200万元的白面具藏戏传习所项目开工建设。成立广播电视台,投入36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实现节目正常播出。发放传承人补助资金10.3万元。深入开展“五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完成文艺演出52场,观众达1.5万余人次,放映电影1203场次,观众累计达到7.83万人次。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完成机关企事业“五险合一”工作,五大保险参保人数1994人,征缴基金7314.4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5112人,征缴基金152.75万元。及时足额发放寿星老人健康补贴、残疾人生活补贴等,社会救助工作扎实推进,发放五保老人供养金69.2万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到5910元。核定享受2017年租赁补贴政策家庭8户10人,房产交易信息系统初步建成。积极推进培训就业。就业培训278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5人,开发就业岗位300余个,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8万人次,实现收入0.86亿元,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10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其他事业协调发展。一是工会工作开创新局面。乡镇工会“八有”达标2个,通过率100%,新增工会组织7个,新增会员2336人,为2016年考入大学的困难家庭子女130人发放助学金46.8万元;慰问困难职工50人,发放慰问金5万元。二是团县委创新开展群团工作。通过举办第三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投入28万元重点扶持4个项目带动26名贫困青年、残疾青年就业;组织召开2017年创业宣讲暨就业洽谈会,帮助6名“两后生”解决就业问题;积极开展“国酒茅台”“希望之星”大学生扶持活动,帮扶22人,扶持资金6万元;荣获拉萨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三是妇联工作亮点突出。向吞巴乡根培村妇女联合特色家园发放10万元扶持金,扶持带动妇女创业就业;新成立县级“妇字号”基地1个,吸纳贫困户6户,年均每户增收2000—4000元;制定出台藏汉双语《尼木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完成33个村(居)妇代会改建为村(居)妇联。四是工商、税务积极配合县政府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在税收、办证、市场监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五是气象局气象服务及时高效,为雪菊种植提供保障。六是消防大队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共检查单位数810家次,整改火灾隐患955处,圆满完成各项救灾救援任务。七是县武警中队协助政法机关积极做好反恐维稳工作。八是人武部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高质量完成了民兵预备役工作和依法征兵任务。九是农行尼木支行用好用活“三农”金融优惠政策和惠农利农各项政策,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添砖加瓦。2017年共发放涉农贷款3.63亿元。十是移动、联通、电信、邮政、审计、编译、供电公司及县属企业等积极支持配合县委、县政府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七是创新社会治理,社会局势更加和谐稳定。坚持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促进尼木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持续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依法打击各种分裂渗透破坏活动,严厉处置违法犯罪活动,教育引导群众自觉与十四世达赖集团划清界限,不断增强反分裂斗争自觉性,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不断创新社会治理。2017年投入1483.01万元,积极落实公、检、法、司经费保障,推进“平安尼木”建设。推进县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网格化管理和“双联户”治理模式,网格化和双联户工作覆盖率100%,基层群防群治人数达2500余人。县直机关干部、武警消防官兵、党员和群众共100余人充实到铁路护路队伍,实行24小时巡逻巡护和蹲点守护。扎实开展平安创建,评选市级平安乡(镇)8个、平安村32个、平安校园7所、平安寺庙11座、平安单位22家。评选县级平安乡(镇)8个、平安村32个、平安校园7所、平安寺庙22座、平安单位24家、平安企业1家、平安旅游景区1家、平安家庭90户。荣获自治区级“县域平安边界”称号和“2017年度拉萨市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先进县”称号。加强宗教事务管理。2017年,投入资金320.1万元,为寺庙、僧尼家庭办实事40件;投入资金16.6万元,对7座和谐模范寺庙、118名先进僧尼、7个先进寺管会、19名优秀驻寺干部进行表彰,驻寺干部及僧尼住宿条件不断完善,寺庙管理工作逐步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民族团结更加紧密。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开展藏汉双语互学互助,“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2017年共评选表彰16个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31名民族团结模范个人。荣获“全区双拥模范县”称号。矛盾纠纷妥善化解。2017年,全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调解案件56起,同比减少6.7%,调解率100%,开展矛盾纠纷排查20次,排查矛盾纠纷71件,化解率100%。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4批件28人次,与去年同期的14批件29人次相比下降3.4%,办结14批件,办结率100%;上级转交办7批件13人次,办结7批件,办结率100%。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全县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和聚集闹访、进京上访事件。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投入150万元增设交通标识、标线、标牌和排查整治交通安全隐患,投入34.9万元为每个村配备微型消防设备,对6个重点行业领域进行检查1772次,发现隐患1389处,整改1388处(1处因牵扯到停业,待2018年油气回收一并整改)。2017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2起,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亡2人,伤12人,直接经济损失24.68万元,与去年同期(事故57起,亡1人,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134.73万元)相比,事故起数上升8.77%,死亡人数上升100%,受伤人数下降52%,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下降81.68%。

八是注重职能转变,不断提高施政水平和服务能力。坚持以建设群众满意的廉洁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服务政府为目标,不断提高施政水平和能力。坚决落实县委决策,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大简政放权和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扎实推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依法主动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2017年办理人大建议55件、政协提案41件,办复率达100%。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机关干部作风明显好转,行政效能和政府执行力全面提升,通报曝光乡(镇)、县直单位25家、点名通报个人37人。县纪检监察机关全年开展执纪监督检查109次,在全县范围内点名通报曝光6个县直单位,查处违反公车使用管理规定2起。受理案件问题线索14件,初核了结6件,转立案4件,4件正在办理中,给予党纪处分3人,政纪处分1人,谈话提醒2人,诫勉谈话1人,对1人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全面梳理和公开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公共服务行业,继续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不断深化行政审批“接、放、管、服”工作。行政权力网上公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积极推进,建立完善大督查考评机制,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制定法治政府实施意见、年度行动计划、考核指标体系,推进普法宣传,以法律“七进”为载体,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特殊关怀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北京市援藏单位无私援助、援藏干部无私奉献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成绩的取得,饱含了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了全县各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3.6万各族干部群众,向北京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干部职工,向驻县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我县各项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诚挚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差,特别是主导产业还没有形成带动效应。二是部分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脱贫巩固任务艰巨。三是法治尼木建设任重道远,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四是干部总数偏少、人才短缺,部分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创新发展能力有待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直面挑战,敢于担当,全力以赴做好政府工作,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主动适应新常态,主动抢抓新机遇,主动实现新作为,推动全县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为实现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区市县第九次党代会和九届三次全委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补齐短板的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牢牢抓好发展、稳定、生态三件大事,坚决打好防范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奋力推进团结美丽健康幸福新尼木建设。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尼木。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围绕“净、绿、亮、美、畅”的工作要求,加快建设生态和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全民环保的美丽尼木。

加强县城建设管理。完善城市配套,抓好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扎实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紧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垃圾收集转运、停车场、公共厕所等硬件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总投资约1亿元的尼木县县城公房节能改造项目。创新加强城市管理,抓好“门前三包”等制度落实,推进小区物业管理市场化,进一步规范交通秩序,加强机动车乱停乱放治理力度,提升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水平,让群众生活的更舒适。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全民文明素质。进一步美化、亮化县城,提升县城形象。

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切实抓好吞巴特色小城镇建设,全力推进总投资4403.52万元的吞巴乡特色小城镇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总投资2.35亿元的塔荣镇至麻江乡公路工程建设。完成74.69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537.67万元的2017年第一批脱贫攻坚统筹整合资金项目。积极争取投资7亿元的帕古水库工程以及投资5361.77万元的续迈乡、麻江乡、尼木塔荣段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落地建设。

以全区“厕所革命”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县城人员密集区及各行政村41座标准化、现代化公共厕所建设,不断提升基础服务设施运行质量,改善人居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扶持薄弱村、壮大一般村、提升富裕村”的思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入推进“一乡(镇)一业、一村一品”,积极依托所在乡(镇)、村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有特色、可持续、附加值高的优势产业。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路气房讯广播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提升农牧区宜居水平。大力扶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新型职业农牧民培养力度,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要目标,努力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激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活力。

深入推进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权责清单管理和监督检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创建示范区”称号为契机,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步伐,坚持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的方向和思路,依托尼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优势,结合尼木实际,发现、筛选适合在尼木种植、养殖的特色产品,并借助已经取得有机转换认证的青稞、油菜、土豆、牦牛等品牌,将有机农业转变为有机产业。继续鼓励和引导农牧民群众将土地、林地、宅基地入市交易和入股产业发展,推动资源变资金。持续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张旗鼓地支持尼木城投公司进行改革和发展,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效益,高效能经营县域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不断增强县属企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支持非公经济、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施创新发展。强化科技创新。以现代高新科技指引农业生产,坚持科技领农、科技兴农、科技富农,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现代畜牧业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强化人才支撑。积极打造各类培训平台,依托对口援藏资源,采取集中学、个别带、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大力开展以种植、养殖、加工、服务、销售等为主要内容的实用技术培训,加快培育一批“土专家”“明白人”,不断壮大“两支队伍”力量,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加强交流合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持续扩大区内外交流合作,积极争取中央企业、区内外大型企业到尼木投资兴业。增强品牌意识,向区内外大力宣传尼木“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创建示范区”,大力推广营销藏鸡、藜麦、雪菊等尼木品牌农产品。积极借鉴北京先进的发展理念、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充分发挥组团式援藏作用,深入推进援藏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为我所用。大力招商引资。完善和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在净土健康产业、新能源产业、饮用水产业及尼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产业区等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三)抓实产业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以“四产业两园区”为抓手,整合优势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实体经济新跨越。                

做优藏香文化产业。坚持把藏香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兴县的优势品牌。围绕藏香产业“123”发展思路,在做好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重点挖掘藏文字和藏香为龙头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推动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齐头并进。以吞巴景区、吞弥故居、藏文字主题博物馆为依托,讲好尼木故事,增强尼木人文厚度,不断提升藏文字、藏香、白面具藏戏文化内涵,加快推进“人文尼木”建设,打响“文香故里”这一人文品牌。

做大藏鸡产业。坚持把藏鸡产业作为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渠道。全力推进藏鸡产业化发展,实施藏鸡五年百万工程,建成屠宰加工、禽蛋加工、冷链物流、集装箱试验养殖项目,建设商品鸡标准化养殖基地。延伸藏鸡产业链,实现藏鸡种鸡生产、商品鸡放养、蛋品鸡回收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同时建立“企业+农牧民利益共同体”经营模式。

做强有机农业。坚持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牧民稳定增收的有力抓手。大力实施农业产业“3212”工程。培育和引进有机生产企业经营主体,形成龙头企业带动有机产业发展局面;建设标准的有机种植、养殖业发展基地;实现7个以上产品的有机认证;着力打造尼木净土有机统一品牌,力争尼木净土品牌拿到自治区驰名商标;实现有机农业与全域旅游业的融合,发挥最大富民增收效益。

提升全域旅游产业。坚持把全域旅游产业作为县域资源整合、产业融合的支柱产业。围绕“四菜一汤”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按计划推进各项工作。与经开区、域上和美公司、吞弥文化旅游公司共同开发吞巴景区,推进景区提档升级;进一步完善卡如沟域经济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国家森林公园保护性建设;按计划推进琼穆岗嘎雪山旅游项目、续迈温泉循环经济项目、卡如温泉的开发工作,力争形成产业带动。

加快“两园区”建设。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壮大县域经济、增强县级财力的有效载体。建成拉萨经开区尼木产业园区、尼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加强与中国航天集团神舟绿鹏农业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以高原种植业为主、集旅游观光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区,在农业技术生产方式、经营方式方面建立示范体系,辐射带动全县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迈进。积极推进“双创大厦”建设工作,通过招商引资、企业合作等方式,发展实体经济。

(四)注重保护治理,全力守护绿色家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切实保护好、治理好、利用好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突出环境治理。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持续开展水、土、气污染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按照区、市要求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全县优良天数和空气质量保持在2017年水平以上,县域河流断面水质功能区达标率稳定在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质量保持稳定。严把项目建设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生态环境关,严控“三高”项目进入尼木,确保建设项目无越级审批、降低审批等级、无未批先建,环评执行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进一步加强建筑扬尘治理,力争县城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率达100%。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环保宣传活动,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系统推进尼木河生态环境整治、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稳步实施县城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工程、尼木县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建设项目。严格保护耕地,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支持使用有机肥。组织实施庭院绿化、四旁植树、农田防护林和房前屋后绿化美化身边增绿行动,推进2018年防沙治沙、周边防护林工程。积极申报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力争通过自治区审核并命名。

强化生态监管。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对生态红线管控区的监管,开展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村域规划管理,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美化绿化。加快推进6个乡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规范化设置垃圾收集硬件设施、垃圾中转站。加快推进乡镇生活污水管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净化环境卫生。

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开展全民节约行动,倡导文明、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把各族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转化为保护环境的意愿和行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闲置土地的生态恢复,优化乡村绿地布局,使乡村森林、绿地、水系、湿地、耕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网络。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最严格的能耗强度控制制度,推进资源节约利用。

(五)坚持标准不降,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着力构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藏扶贫、金融扶贫“五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脱贫工作机制,强化脱贫责任,确保2017年实现脱贫摘帽并巩固好脱贫成果。       

压实政治责任。严格执行乡镇党政正职相对稳定,坚持让群众真脱贫、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的原则,建立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村干部脱贫攻坚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推动脱贫攻坚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把解决返贫问题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突出位置,树立长期扶贫观念,建立和完善贫困监测体系,建立扶贫队伍跟踪评估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及时发现贫困户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各乡镇党委、政府承担的主体责任不变,各种帮扶体制机制不变,各项工作标准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切实把压力和责任传导到每个层级、每名干部,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实在在成效,确保脱贫摘帽目标任务圆满通过国家验收。 

抓好产业项目。强化产业扶贫带动,加快推进藏香文化产业园、藏鸡养殖、建材市场、粮油加工厂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建立完善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利益连接机制,确保项目早建成,群众早受益。认真做好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按时完成400户1655人的搬迁安置任务。同时,认真做好已搬迁群众后续就业、入学、就医等工作。推进迁出区域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资料流转和迁出宅基地及房屋财产权处置,增加迁出贫困群众的稳定性收入来源。健全完善搬迁至县城、拉萨经开区的户籍、组织建设等配套政策。

抓好转移就业。发挥县、乡(镇)、村三级“项目促增收”工作小组作用,采取“乡(镇)出名单、培训机构出菜单、企业下订单”的方式,结合“志智双扶”工作,开展定向、订单式技能培训,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1人实现稳定就业。

抓好“志智双扶”。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生活困难边缘户子女就学救助体系,坚决阻止贫困代际相传。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继续抓好“支部讲政策、群众帮群众”工作,积极宣传中央、区市县相关脱贫攻坚精神和决策部署,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内生动力。同时全面总结推广脱贫攻坚新经验、新模式,深入挖掘典型亮点,全面展示脱贫攻坚新成效、新成果,努力实现贫困群众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互促进、同步提升。积极关注和重视生活困难边缘户的帮扶工作,加大帮扶组织化程度。

(六)全力改善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在认真落实区市民生政策和巩固以往民生项目实施效果的基础上,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紧迫、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县政府今年安排资金2574.52万元,继续为人民办好10件实事,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力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办好现代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提高学前教育保教水平;优化中小学布局,推进标准化建设,形成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入抓好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促进终身教育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提升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计划,深化教育援藏工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继续开展人才引进和教师轮岗交流,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持续抓好“五个100%”教育目标巩固提升,深入开展“新优质学校”创建活动,规范教育管理,创新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实效,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结果运用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创业。对“零就业家庭”成员实施摸底排查、建立台账,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以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户、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等为重点,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春风行动”等专项服务活动。鼓励本地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深入实施“四业工程”,强化技能培训,组织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人员实现转移就业。力争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2万人次,转移就业收入突破0.9亿元。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完善尼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的打造及公司入驻工作,做好投资4000万元的藏香产业园建设和运营工作。鼓励小微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和连锁化经营,在每个乡镇设立电子商务服务点,对从事电子商务和商贸领域开展连锁化经营的小微企业进行补贴和资金鼓励。梳理各职能部门为中小微企业建立的服务清单并编印成册向基层和企业发放,创建微信公众平台,拓展政策及业务宣传渠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财力专项用于青年创业创新,进一步激发创业激情和活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织就基本民生的安全保障网。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扎实推进“五险合一”制度改革,各险种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构建防治养一体化格局,确保有意愿的“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孤儿集中收养率保持在100%的标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积极开展防灾减灾业务研讨和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加快发展卫生健康事业。牢固树立“大健康”理念,推动卫生与健康工作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打造健康尼木。努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抓好合作医疗调整政策的落实。进一步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管理和教育,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突出藏医特色,加快发展民族医药事业,尼木县藏医院投入使用。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队伍能力建设,开展好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出生缺陷一级干预项目,并建立健康档案。巩固包虫病防治工作成果,继续加大筛查救治力度。继续做好农牧区“一孩双女”户困难家庭扶助制度和西藏特殊子女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以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依托医疗组团式援藏,全力做好县人民医院创二级医院工作,力争2018年创二级医院工作顺利通过验收。新建妇幼保健站。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尼木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教育和“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讲好新时代“中国梦•尼木故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全县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切实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爱国爱教“五下乡”活动,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生活幸福指数,努力形成生动活泼的文化建设新局面。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着力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切实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力争总投资1000万元的曲德寺文物平安保护工程开工建设。

(七)强化社会治理,全力维护公共安全。始终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强化国家安全意识,深入揭批十四世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和反动图谋,教育引导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维护稳定是福、分裂破坏是祸的硬道理,自觉反对民族分裂,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继续实施维稳力量下沉,重心下移的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完善“维稳分包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健全完善全县各领域维稳应急预案,加大对各类危害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影响我县社会局势稳定等各类情报信息的收集和研判工作力度,严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行为,进一步夯实维稳基层基础,真正构筑维护稳定工作的铜墙铁壁,全力以赴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立体化、信息化防控体系,全面推进县、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县、乡建立健全六项工作机制,村级建立健全四项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完善安全生产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整合,深入开展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等行业整治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努力让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制定“七五”普法规划,推进法律援助工作全覆盖,健全完善谁主管、谁普法、谁负责的普法工作责任制,形成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的合力。积极探索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联动工作,继续推进“调诉对接”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四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挂牌督办机制,确保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促进民族团结。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化民族团结“七进”宣传教育,大力开展藏汉双语学习活动,依法处理各种民族事务,严厉打击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氛围。依法依规管理宗教事务,全面落实利寺惠僧政策,在巩固和发展寺庙“9+5”活动各项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寺庙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僧尼修行生活条件,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双拥共建、产业发展、就业安置、权利保障等方面做实军民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县”。

(八)强化使命职责,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水平。各位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尼木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各级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尽心竭力把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履行好,持续加强政府系统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服务政府,为尼木新一轮跨越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统一,大力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铸牢理想信念。坚决落实县委重大决策部署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违规必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抓好“七五”普法工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准确把握政府的权力界限、职责所在,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新闻媒体、审计和人民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程序,坚持执行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的民主决策制度,坚持定期向县委、人大报告工作制度。完善政府法律顾问服务架构,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化、常态化参与政府工作机制,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谋划和推动政府工作。深化政务公开,提升政务服务透明度,让群众更好地监督政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

务实高效,建设效能政府。恪尽职守、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时刻牢记肩负的历史重任,始终保持昂扬的工作激情,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把政府工作做实做好。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整治“四风”,定下的事情坚决执行,部署的工作一抓到底,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限倒逼进度,以效果倒逼举措,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践行宗旨,建设服务政府。坚持以发展和民生为己任,诚心诚意为基层服务,尽心尽力为企业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健全抓落实的常态长效机制,强化督查督办,开展大督查大检查活动和明查暗访,严厉查处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和失职渎职问题,坚决整治庸政懒政怠政行为,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新成效,以优质服务赢得民心。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我们倍感任务艰巨光荣。面对新挑战、实现新跨越,需要我们奋勇向前。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重托,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团结美丽健康幸福新尼木而努力奋斗!

附件一:尼木县2017年为民办实事完成情况统计表

附件二:尼木县2018年为民办实事内容

名词解释

1、自治区党委“十三对关系”:国家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关系;重大项目和民生项目的关系;发挥优势和补齐短板的关系;城镇就业和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关系;扶贫搬迁向城镇聚集和向生产资料富裕、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地区聚集的关系;央企在藏资源开发和解决当地农牧民增加收入的关系;保护生态和富民利民的关系;城市发展和提高农牧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关系;高校毕业生政府就业和市场就业的关系;简政放权和地方承接的关系;企业增产提效和改善企业职工福利待遇、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的关系;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关系;鼓励干部担当干事和容错纠错的关系。

2、六大战略:党建统县战略、环境立县战略、文化兴县战略、产业强县战略、民生安县战略、依法治县战略。

3、建设现代尼木“三步走”总体布局:第一步,短期脱贫靠项目(对应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二步,建成小康靠产业(对应第一个百年目标);第三步,现代尼木靠科教(对应第二个百年目标)。

4、“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5、“四产业两园区”发展布局:“四产业”即藏鸡产业、藏香文化产业、全域旅游产业、有机农业;“两园区”即尼木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和拉萨经开区尼木产业园区。

6、“四菜一汤”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四菜”指吞巴特色小城镇建设和藏文化、藏香文化发展,卡如沟域经济开发,麻江乡琼穆岗嘎旅游资源开发,有机农业观光区;“一汤”指以续迈温泉为主、卡如温泉和麻江温泉等多点开发的温泉项目建设。

7、“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

8、“两线合一”:即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农村困难群众扶贫标准“两线合一”。

9、“十项提升工程”:即“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提升工程。

10、“支部讲政策群众帮群众”活动:“支部讲政策”即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注重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向群众讲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道理,激励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群众帮群众”即群众与群众结成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对子,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对好逸恶劳导致贫困的群众,由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已脱贫群众对其进行教育帮助;对不善理财导致贫困的群众,由懂经营、会管理、善理财的富裕群众对其进行教育引导,通过传帮带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11、“五下乡”: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送卫生、送科技。

12、“五险合一”: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职工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职工(统称“社会保险”)实行统一登记、统一基数、统一征缴和统一稽核。

13、工会“八有”:门前有牌子、办公有场地、会员有档案、组织有机构、工会有印章、工作有计划、活动有记录、学习有资料。

14、“双联户”模式: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全面实施“联户平安、联户增收”工作模式。

15、中央“八项规定”:改进调查研究,轻车简从,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16、“四风”: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17、法律“七进”:法律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寺院

18、“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19、“两支队伍”:一支是以种植、养殖为主的现代农业职业农牧民队伍,另一支是以农畜产品深加工、藏香等特色产品生产,全域旅游经营、商品流通服务为主的产业工人队伍。

20、藏香产业“123” 发展思路:“1”即做好“藏香文化”这个非物质文化传承;“2”即建设吞巴手工藏香制作中心和县城藏香产业园区现代生产中心;“3”即打造产品体系、品牌体系、市场体系3个体系建设。

21、农业产业发展“3213”工程:“3”即实施三年行动方案;“2”即在麻江、帕古、续迈北部三乡发展一个牦牛标准化养殖与产品深加工区和在吞巴、塔荣、尼木三乡(镇)发展现代设施蔬菜、藜麦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发展区;“1”即建成一条自尼木乡乌米地区至卡如乡赤朗村40公里以果品产业为主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带(沟域经济产业带);“3”即发展藏鸡、设施农业、牦牛三条产业链。

22、“三高”项目:指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工业企业。

23、“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四讲四爱”即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

24、民族团结“七进”活动:民族团结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寺庙、进部队。

25、“9+5”:有五位领袖像、有国旗、有道路、有水、有电、有广播电视、有电影、有书屋、有报纸(人民日报、西藏日报),修建一个食堂、一个澡堂、一个垃圾池、一栋温室、培养培训一名卫生员。

26、“红船精神”: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7、“老西藏精神”:指“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28、“两路精神”:一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二是“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精神,三是“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精神。

29、“三重一大”:指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的制度(简称“三重一大”制度)。

责任编辑:尼木县政府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